Skip to content
Busy Mum Vibes

期望你的孩子比別人站得更高?這個方法,讓他們的眼界慢慢打開

12 8 月, 2025

幾個月前,我遇到了一個4歲的中班小朋友,他輕輕地跟我說了一句話,讓我至今仍難忘。

他說:「你知最近有了一個新的 AI 叫 DeepSeek 嗎?」

這句話的震撼程度,不下於我第一次聽見 ChatGPT 橫空出世的那一天。

他還小,小到需要大人牽着過馬路、洗澡還要爸媽幫忙。但他的語言中卻帶着一種對世界的關心與探索,這讓我感動了。

我們都希望孩子站得更高,但什麼是「高度」?

作為媽媽,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一切。但我漸漸明白,「最好」不是給他最多補習、最早學編程,而是讓他看見更大的世界,從小懂得關心社會、理解世界的多樣與變化。

這個世界變得很快,自從 LLM、AI、AI Agent迅速發展,工作的方式、知識的獲取、價值的建立都不再一樣了。

我們的孩子,將生活在一個全新的世代。他們需要的,不僅是知識,更是能夠理解世界、與世界對話的能力

一個簡單的方法,為孩子打開世界的大門

有一天,我和家姐的同學聊天,談到暑假旅行。他輕描淡寫地說:「最近日本可能會地震,我們改去澳洲。」接着,他還能侃侃而談地震的成因、影響、甚至延伸到天氣和災害的關係。

那一刻,我再一次被孩子的眼界所觸動。

細問之下,我才知道,他的父母每天都會看報紙,然後選幾則新聞,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分享。每天花上十分鐘,一點一滴地,孩子就從日常中接觸到世界的樣貌。

這個方法,不華麗、不昂貴,卻深刻地影響孩子的思維。

報紙,不只是大人的工具,更是孩子的起點

很多人可能會問,報紙的內容這麼複雜,孩子真的能懂嗎?

我自己的經驗是:懂不懂,不是重點;重要的是,願不願意陪他一起看、一起問、一起找答案。

我們可以這樣開始:

🌱 1. 家長先閱讀,挑選不多於3個主題

題材可以是自然災害、運動賽事、科技發展,也可以是社會議題。只要你覺得有意思,就有價值。

🌱 2. 簡單轉譯,像說故事一樣說給孩子聽

先讀出新聞標題,然後用生活化的語言簡單解釋背景,例如:

「今天有颱風來,是一種強風強雨的天氣,會影響飛機、船,也可能導致停電。」

保持語氣溫和,不急不躁,讓孩子感受到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世界。

🌱 3. 接受孩子的提問,哪怕你也不知道答案

如果他問你:「為什麼地震會造成海嘯?」你不知道也沒關係。可以說:

「媽媽也不太懂,我們一起查資料吧。」

這不只是一次知識的補充,而是一場價值的建立——孩子會學到:大人也在學習,而學習是人生永遠的習慣。

AI世代最珍貴的,是求知的心與開放的眼睛

我們無法預知孩子將來面對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,但我們可以從今天開始,為他們準備一雙看世界的眼睛。

透過每天幾分鐘的親子對話,他們會慢慢認識世界、理解他人,並在心中建立起對未來的好奇與責任感。

孩子會問你問題,會追問細節,會有天真的看法。請你靜靜地聽,不要打斷,不要急於糾正。這正是他們與世界連結的起點。

🧡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擁有更寬廣的眼界,不妨今晚開始,與他們分享一則新聞吧!

zh_HK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