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Busy Mum Vibes

放工後的高效魔法:2寶媽的1對1親子時間分配術(附遊戲推薦!)

5 8 月, 2025

你以為一天最累是上班?No No No,真正的挑戰是放工返到屋企,要同時間管理打仗、兼顧兩位「小主管」的感受,還要抽時間培養親子關係。身為一個雙寶媽媽全職上班族,我終於找到一套放工後高效時間分配攻略,可以確保每位孩子都有獨享1對1的親子時間,仲有家庭集體玩樂時光,自己都唔至於冧爆。


✅ 時間表初步設定:一切由7:30開始

假設我係6:30放工,搭車+人海搏鬥後7:30準時到家,然後流程如下:

  1. 7:30-8:00:衝入屋、換衫、洗手、極速食飯(外賣萬歲!)
  2. 8:00-8:15:大寶1對1時間(靜態活動)
  3. 8:15-8:30:細寶1對1時間(靜態活動)
  4. 8:30-9:00:全家一齊玩(動態遊戲,放電!)
  5. 9:00-9:30:睡前準備 + 講故事 + 傾心事

👩‍👧‍👦 一對一親子時間點樣分配先公平?

每晚15分鐘短短地,但意義重大。這段時間我會針對每個孩子的年齡和興趣,安排靜態活動為主,如:

  • 番學日子:一齊對功課,睇默書、拆解數學題,或者用邏輯遊戲做warm-up
  • 假期/暑假模式:輕鬆啲,玩啲15分鐘就可以完成的桌遊(board game)

🎲 以下係我家熱推靜態桌遊清單(依年齡分)

小學階段:

  • 《機智新星 Genius Star》
  • 《The Strategy》
  • 《Adsumudi》
  • 《Quoridor》
  • 《Quarto》

幼稚園階段:

  • 《機智蜜蜂》
  • 《Orchard Number Bears》
  • 《HABA Monza》
  • Smart Games 系列(如《Color Code》、《Day & Night》)
  • 康軒教具系列(學齡前數感/邏輯)

小朋友專心,我都可以稍微喘口氣飲口水(但唔好飲太耐,等緊第二位!)


👨‍👩‍👧 之後30分鐘:全家一起High一下!

  • *8:45開始,全家總動員!**要動一動身體,笑一笑,儲下睡前多巴胺。

我們常玩的集體活動包括:

  • 🎵 《Simon Says》(聽指令訓練反應,附送笑聲一籮籮)
  • 🌬️ 《大風吹》(唔係落雨風,而係全家跑圈)
  • 🟢🔴 《1、2、3紅綠燈》(媽媽我經常裝盲,放水佢地贏🤣)

爸媽真係攰爆唔想郁?冇問題,試下以下懶人互動遊戲

  1. 小孩勇過鱷魚潭:爸媽坐定定,拋毛公仔,小朋友避開或被中「中彈落水」
  2. 拋接公仔大賽:訓練小朋友接力技能,用手或紙袋接,越玩越刺激

小貼士:呢啲遊戲唔只係玩,仲可以訓練小朋友嘅手眼協調、身體控制,仲有——處理「輸唔起」的情緒管理,超值!


💤 睡前靜態時間:親子故事+心事小儀式

活動完畢,我會用15-30分鐘拉低節奏,進入靜態收尾階段

  1. 刷牙、洗面、換睡衣
  2. 上床後,講睡前故事推薦系列包括:
    • 《工藤紀子小企鵝系列》
    • 《野貓軍團》
    • 《Peppa Pig》

有時太攰我會笑笑口:「今日媽媽聲音壞咗,你講,我聽~」結果大寶開始自己“讀”圖講故事,變成另一種互動!

  1. 最後是我們家一定要做的環節:關燈後輪流講「今日最難忘的一件事」。係無聲中聽到孩子心聲,也是我最享受的一刻❤️

💡 小結:唔係時間多,而係善用時間!

放工返到屋企已經唔係淨係煮飯洗衫模式,而係全職導演+遊戲設計師+心靈導師。

親子時間唔一定要長,但要有質素。只要簡單分配、每晚堅持,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專屬的一段時間,感受到被重視,被理解,就會慢慢變得更穩定、更投入家庭互動。

所以職場爸媽們,唔使怕冇時間,有心就有得玩,有玩就有連結💪

zh_HK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