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Busy Mum Vibes

珍貴的相處時光

30 8 月, 2025

昨天在公司開了一整天的會議,晚上還有應酬。拖著身心俱疲的身體走到家門口時,我特意停下來,深深吸了幾口氣,提醒自己:推開門後,不再是員工或誰的同事,而是那個能夠微笑的媽媽。

門一打開,眼前的畫面就像一個暖燈。爸爸和姐弟正在玩遊戲,弟弟興奮地跑過來抱住我,姐姐則安靜地走來,輕輕擁抱。她們七嘴八舌地分享著學校的小插曲、遊戲的細節,一切都那麼簡單、那麼窩心。

那一刻,我忽然覺得:愛,其實不用太複雜。

孩子的感受,比功課更重

很多時候,父母回到家後的第一句話是:「今天功課做好了嗎?」「明天默書複習了嗎?」其實這樣的關心是出於愛,因為我們知道今天沒完成的事情,明天可能會造成壓力或後果。

但換個角度想,孩子在學校待了一整天,已經面對課堂、測驗和規矩,若回到家聽到的仍是「學業壓力」,他們心裏只會覺得疲憊甚至抗拒。

並不是說我們不能關心學業,而是「方式」很重要。孩子真正需要的,往往是一個被理解和被聆聽的空間。情感連結,才是親子關係的基礎

關係先於叮嚀

記得家姐剛上小學時,我擔心她不適應新環境。於是每天放學回家,我都會準備一盤簡單健康的小點心。我們坐在餐桌前,一邊吃一邊聊,話題天南地北:同學的趣事、課堂上的插曲,甚至只是操場上的一棵大樹。

慢慢地,她開始主動告訴我,什麼時候要默書、學過了什麼新東西、她的計劃是什麼。原來,當孩子感受到安全與被接納,他們自然更願意分享。

這讓我明白一件事:如果我們先給予「關係」和「理解」,孩子就會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提醒與建議。

在忙碌裡留下溫柔的空隙

身為在職父母,我們的時間確實有限。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、做不完的工作,還要兼顧生活的柴米油鹽。但我慢慢學會,珍貴的相處時光並不一定是長時間的陪伴,而是高質素的陪伴

比如,回家後的第一句話,不再是問功課,而是:「今天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事情?」或者直接分享:「媽媽今天開會時發生了一件好笑的事……」

這些看似簡單的對話,卻能成為一座橋樑,讓我們與孩子的心更靠近。

給同樣忙碌的你

或許你和我一樣,下班後已經身心俱疲。但請試著在推開家門前,先放下外界的負擔,給孩子一個真心的微笑,聽聽他們的小故事。

因為多年後,孩子未必會記得每一次功課的成績,但一定會記得,那些在餐桌旁與你邊吃邊聊的溫暖時光。

珍惜每一次擁抱、每一句對話、每一個眼神,因為這些,都是我們與孩子最珍貴的連結。

zh_HKChinese